青岛市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协会
人才服务
我的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人才服务 >
担起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
发布时间:2022-07-11 14:37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担起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

   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创新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决定了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加强基础研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在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要持续不断做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

   高校基础学科众多,拥有专业化的教师,能够使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具有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承担起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现状
 
   首先,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且在相关的科技创新政策中均有涉及加强基础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及措施。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的论述后,加强基础研究就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政策。以广东省为例,2019年广东省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成立了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建设省实验室,积极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并不断优化基础研究基金资助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科研环境。通过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广东基础研究实力实现了较大提升。
 
其次,在原始创新效率方面也有了整体提升。据统计,“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在相关国家政策引导下,“双一流”大学原始创新效率有了整体提升,创新效率呈现进步趋势的大学占整体比例达到70.59%。在现有的政策保障下,高校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发展,坚持质量提升与价值贡献相统一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解决制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甚至在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相比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偏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也不断增长。从 1998年至2017 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9亿元增加到 975.5亿元,但是基础研究投入占R&D投入比例的比重并未提高,维持在 5% 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研发结构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持续优化。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投入的比重明显偏低。据统计,2013年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投入比例为18%。2011 年日本基础研究投入182 亿美元,占 R&D投入的 12.3%。德国基础研究经费占 R&D 经费的比例长期保持在 20% 左右。
 
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世界级科技大师及领军人才缺乏,是基础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公司的统计,2019 年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为 636人次、占比 10.2%,相比于美国 2727 人次、占比44%,还有较大差距。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虽以 18232 人的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杰出人才却以 977 人的数量位列世界第六,杰出人才占人才总数的 5. 4%,而美国这一数值为 18.1%。高端人才是创新创造的主体,加强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基础研究人员评价机制落后。人才评价是选拔和激励人才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等特点。因此不能用短时间内发表论文、专利和获奖数量来评价基础研究人才,否则就会阻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发展。目前高校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往往集中在项目、论文这些显性指标上。如果只用短时期的科研项目和论文及奖项评价基础研究人才,会导致基础研究人员急功近利,不会长期从事基础研究。
 
加快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多元投入体系
 
  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水平,首先应在基础研究经费、实验室建设、研究人员薪酬绩效待遇等方面加大投入。其次,在加大投入总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例如: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性学科,实行基础研究扶持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增加对基础试验的投入,以提升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的支撑作用。第三,拓宽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建立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投入基础研究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支持力度。例如,高校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及大型国企等合作,设立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建立吸引社会和个人消费投入基础研究的长效机制,引导风险投资、社会捐赠等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
 
深化改革,创新选拔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坚持全方位谋划,多举措选拔培养人才,不断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多渠道选拔培养人才。加强拔尖学生的选拔和培养,为基础研究输送后备人才。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托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成立善义班,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创新育人模式。首先,高校要把基础理论的教学研究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的基础学科应对标世界学术前沿、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着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让具有发展潜力的拔尖学生成长成才。其次,在培养方式上,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通过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计划,鼓励青年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建立老、中、青人才“传帮带”机制,形成基础研究的师承效应。
 
跨学科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容易产生科技成果。跨学科培养可以使学生具备复合知识结构、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以及创新能力。高校应不断健全培养机制,促进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以及理、工、文、医、农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使之有利于开展综合性的基础研究,产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
 
推进科教协同育人。科研平台是高校汇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高水平科研指导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实现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同时促进基础科研成果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转化。
 
2022年 2月17日,科技部、教育部共同召开了2022年科教协同领导小组会议暨高校校长座谈会。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教协同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力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更大突破。科技部将和教育部一起,汇聚资源、形成合力,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方式,引领科学前沿发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不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创新评价机制。基础研究工作具有长期性、积累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对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首先,科学设置评价周期。在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过程中既要重视成果数量,又重视成果质量及其对未来创新的影响和引领带动作用。对于长周期项目,应适当地延长考核周期,避免不合理的硬性时间要求,促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持续健康发展。其次,进行分类评价。根据基础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按照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的不同程度,对基础研究人才进行分类评价。第三,完善同行评价并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确保人才评价的公平性、透明性和科学性。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服务政策。例如,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工资待遇、考核提拔、住房、配偶工作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和医疗养老问题等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保障力度,使人才没有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学习工作。其次,加大对基础学科博士后的支持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吸引和培养基础研究高端人才及团队。
 
产学研深度融合
 
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高校和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良性互动。高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培养计划,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团队。另一方面,建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双创实训、指导服务、孵化转化、资源对接一体化服务,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总而言之,高校应充分利用公共政策,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营造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鼓励基础研究人员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开展长期研究,为建设人才强国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