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协会
人才服务
我的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人才服务 >
【观察】成渝地区加速打造“中国人才集群第四极”
发布时间:2022-08-30 09:47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观察】成渝地区加速打造“中国人才集群第四极”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标志着成渝有望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中国城市群“第四极”。
 
与其他三大城市群相比,目前成渝的经济总量仍然较小,2020年川渝两省市的GDP总量为7.36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7.24%,而R&D(研发)人员仅占全国的6.08%,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要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打造“中国人才集群第四极”。
 
成渝地区的人才现状
 
近年来,成渝两地出台了系列人才政策广聚英才。围绕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重庆市、四川省分别提出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但总体而言,人才对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仍待提升。
 
人才总量仅占人口总量的13.9%,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成渝人口总量为11572.9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8.02%;人才总量为1604.13万人,占人口总量的13.86%;GDP总量为7.36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24%。
 
与之相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分别以占全国7.82%、16.66%、8.93%的人口贡献了8.48%、23.42%、10.90%的GDP,人才占人口比重较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大。因此,成渝要成为全国城市群“第四极”,还需要加快人才集聚。
 
研发人才总量增长较快,但规模仍较小,且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增长的需求。
 
根据2016-2021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分析,2015-2020年,成渝的R&D人员全时当量由9.5万人年增长到14.6万人年,年均增速为11.31%,超过京津冀(6.64%)、长三角(10.39%)的年均增速,低于粤港澳的12.14%。
 
此外,在R&D经费投入方面,2020年重庆、四川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分别为51.80人年/万人、34.97人年/万人,仅为北京的1/4、1/6,重庆不到上海、浙江的1/2,四川不到上海、浙江的1/3;重庆、四川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11%、2.17%,低于国家的2.40%,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地区的省市相比,仅超河北,分别排在倒数第二、第三位,与北京的6.44%、上海的4.17%差距较大。
 
与此同时,近年来成渝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人才紧缺状况愈加突出,主要由于研发人员缺乏,导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瓶颈问题难以突破。
 
国家政策引导人才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为推动成渝人才正向流入、进一步集聚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为推动西部发展,国家持续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人才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提出要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部高校引进人才。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因政策倾斜获得人才计划支持的科研人员,在支持周期内离开相关岗位的,取消对其相应支持,为西部地区留住人才”。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成渝逐渐呈现出人才净流入的趋势,《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报告显示,成渝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均较为稳定,北京、西安、深圳、上海等城市的人才向成渝流入,成渝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
 
多项机制有待突破
 
国家部署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大城市群发展的起点可分别追溯到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04年成立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人才发展部署也在这时启动,但各有差异。
 
三大城市群与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部际工作制度,成渝尚未完全建立类似的合作机制,导致人才共享的壁垒难以突破。
 
以京津冀为例,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北京、天津、河北等三地设立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推动跨区域的产业、人才协同相关工作。2017年,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了三地协同推动人才“引育留用”的目标和举措。
 
目前,京津冀已实现在国家设定的职称系列、等级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专业技术人才在三地流动过程中的职称晋升、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2012年国家部署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2021年升级为“国际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2012年10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复同意将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三地规划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并作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重大项目优先布局、创业扶持、股权激励、专业资格互认、便利通关等方面先行先试。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按照国家层面部署,2021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人才管理改革、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形成了“搭建国家级粤港澳人才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全方位多层次人才矩阵”的人才合作南沙模式。《规划纲要》仅提出川渝合作建设产业方面的示范区,未聚焦人才协同提出建设类似人才合作示范区的战略构想。
 
国家部署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推动人才与企业、平台、产业协同。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出台创新、产业、人才、投资、金融等配套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推动形成“1+N”的规划和政策体系。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将G60科创走廊建设纳入了国家行动。
 
2021年4月,科技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聚焦“科创+产业”发展,明确提出“到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每年不少于20万人”的人才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提出了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的建设思路,但对于人才与产业、企业的发展协同,还需要国家层面、成渝层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成渝携手激发更多人才活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还需两地携手提升“双城”的人才竞争力,发挥“1+1>2”的作用,以人才支撑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争取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将成渝人才一体化作为支持两地协同的优先措施。
 
还可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人才、产业等协同发展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成渝地区协同发展重大事项的协商会议,协同研究推动相关工作。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和《规划纲要》,两地相关部门联合做好人才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编制专项规划,推动形成“1+N”的规划体系。
 
争取布局国家级重点项目、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两地高端人才集聚能力。
 
第一,加大重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例如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专项,将成渝两地围绕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规划纲要》谋划的项目纳入年度计划。
 
第二,布局一批国家重点研发机构。聚焦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布局大科学装置、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业中心,鼓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成渝。
 
第三,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国家相关部门可联合成渝地区和社会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专项投资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子基金、人才发展基金等。
 
争取部署建设“成渝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重大人才政策上先行先试。
 
建议在中国西部科学城建设“成渝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引、育、留、用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成为成渝的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为实施成渝双城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成渝共同争取先行先试推动成渝人才一体化的相关政策,如统一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认定标准、个税减免优惠、绩效奖励等,并为试验区内人才申报各类国家级项目和人才称号开设“绿色通道”,吸引发达地区人才向两地聚集。
 
成渝联合制定人才服务配套政策,发放“成渝人才服务卡”,强化全维度人才措施配套联动。
 
两地联合制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激励、流动、使用等配套政策,将成渝人才工作目标对标对表清单化、任务化;注重人才引进、培训培养、创业服务、科技奖励、人才激励、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基地建设等政策的配套联动。
 
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人才,实施多层次、多渠道的政策措施,从而实现更高层次、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形成政策合力协同推进人才工作,确保政策落实落地见效。完善人才跨区域服务体系,联合发放“成渝人才服务卡”,成渝人才可在成渝地区任何市、区、县享受人才安居、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人才服务和保障政策,破除跨区域的人才流动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