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协会
人才服务
我的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人才服务 >
“863”计划——新中国高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
发布时间:2022-11-21 09:26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863”计划——新中国高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

 
编者:“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运行机制, 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863”计划虽然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但其专家决策管理 机制以及在科研实践中培育人才的经验,依然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在我国科学技术急起直追的年代,我国科学家与政治家高瞻远瞩规划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因为科学家提出建议、邓小平同志批示都在1986年3月,这一计划因此得名“863”计划。
从这一年开始,到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863”计划实施了30年。30年中,“863”计划既是科研望塔,也是人才大熔炉,始终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战略性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高技术人才队伍。
 
“863”计划:人才培养是题中之义
 
“863”计划是我国高技术奋起发展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自1983年美国提出《战略防御倡议》(又称“星球大战计划”)以来,西欧、日本、苏联相继出台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这引起了我国的重视,从1984年开始,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分析。专家们认为,从表面上看,“星球大战计划”是针对苏联军事威胁的战略防御计划,事实上,该计划囊括大批新兴尖端科学技术,旨在推动国家高技术的全面发展。
1986年初,陈芳允院士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谁能把握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谁就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允许全面发展高科技,但我们在一些优势领域首先实现突破却是可能的。”他的发言与王大珩院士的观点不谋而合。王大珩说,“搞‘两弹一星’的时候,我们的国力还不如现在雄厚,经济实力也完全不能和美苏等超级大国相提并论,但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们硬是咬着牙搞出来了,只花了不到美苏1/20 的钱就搞出了‘两弹一星’,这样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大不一样了,人家就不得不对我们另眼看待,就不得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让我们占据一席之地,人民也才有了不受核威慑的生活环境。搞高技术发展研究也是这样,我们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完全可以花较少的钱办较大的事。”
王大珩起草了初稿,经过多次修改整理后,形成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定稿后,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四位科学家于3月3日联名上书。
两天后,即3月5日,邓小平作出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组织了严格的科学技术论证,数百名科学家参与其中,最终形成了报送国务院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根据《纲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将“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目标。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指出:“必须充分重视高技术对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从现在起,应组织少量精干的科技力量,选择对我国今后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某些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力争有所突破,并造就一批新一代的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由此可见,自“863”计划出台之日起,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就是该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人才构架:老中青年科技专家同台
“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取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7 个领域,确立了十几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后又于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
由于涉及的是全新领域,因此,“863”计划既严格遴选有能力的专家,也重视任用优秀的年轻人。
1986年7月,在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提议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朱丽兰担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主持“863”计划的实施工作。1986年11月22日,国家科委面向相关部门启动“863”计划专家推荐工作,30多个部委推荐专家候选人超过300人次。朱丽兰带队到各个研究所和各个高等院校寻找人才,听取老专家意见,凡是被推荐上来的专家都逐一了解情况,与他们进行面谈,在此基础上作出综合评价。经过严格筛选,各领域先后确定若干有可能被遴选上的成员,以座谈会的形式组织成员考察专家综合水平。
专家委员会设首席科学家,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1987年2月,国家科委正式聘任的民口各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为:生物技术领域侯云德、信息技术领域张克潜、自动化领域蒋新松、能源技术领域王大中、新材料领域曾汉民。
首席专家和专家委员人选确定后,启动主题专家组的搭建工作。主题专家组的任务是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将专题分解成课题,提出课题审查意见、经费安排意见等,报专家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主题专家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构成。1987年4月至7月,“863”计划各领域专家委员会展开主题专家组人员选聘工作,大批中青年科技专家进入主题专家组,承担起计划决策与管理重担。
制度创新:实现专家决策管理机制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才的作用,国务院、国家科委在借鉴国际高技术管理方法和中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863”计划确立了“专家决策管理制”。
1987年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颁布《863计划纲要实施意见(试行)》,确立了“863”计划实行以科学家为主导的专家决策管理机制。这打破了中国几十年来由政府部门决策管理的体制,专家作为“863”计划管理的主体,进行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决策。专家委员会是“863”计划各领域实施计划的技术指挥与行政指挥合一的机构,赋予科学家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
党中央毅然划拨100亿元专款用于“863”计划实施,这大大高于科学家们“一年两个亿”的期待。而这一年,全国财政总支出仅为2300亿元左右。经费由首席科学家直接管理开支,为“专家决策管理制”实施提供保障。根据1987年7月发布的《八六三计划经费管理若干规定》,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和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实施“863”计划的负责人、专家委员会(组)首席科学家、项目(课题)负责人,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职权实行审批经费一支笔,在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规定的范围内决定经费的具体开支,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全面负责。
“863”计划充分相信科学家集体的智慧,打破地区、部门界限,在全国范围遴选专家,组成领域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具体组织研发工作。在中央确定的“863计划”框架下,这些专家集体通过调研,自主进行技术决策,对于克服当时面临的种种困难起到了关键作用。“863”计划也是第一个在科研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国家计划。这一科研体制和机制经过实践检验后,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采用。
 
“863”计划实施中  科技人才的培养
“863”计划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吸引人才,通过项目、人才和基地的统筹安排与部署,充分解放了科学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造就了一批既有深厚专业造诣、又能把握高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科学家和青年领军人才,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863”计划启动之时,中青年科研人员存在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国际视野不开阔等诸多问题,许多人在“863”计划所搭建的平台上成长、成熟起来。
在科研项目实施中,首席专家学术上开明、开放,鼓励中青年开拓,专家决策管理制使管理上重实效、重创新、重协同,技术上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敢占领制高点,为杰出的科研人才大展宏图提供了广阔天地。成长历程上,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员从参与项目,再做主题专家,到做总体组组长;领域上,从基础性研究,到设备研究,再到产业化,大批中青年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以计算机主题的研发工作为例:计算机专家金怡濂当时已年逾花甲,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借助放大镜、手电筒,一个个检查成千上万个焊点,一次次累到虚脱。数年后,“神威”高性能计算机横空出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1990年3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简称“智能中心”)成立。智能中心成立初期,员工多数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智能中心建立理论研究小组,发起了不定期的讨论班,聚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前沿问题,各大高校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研究生纷纷集聚智能中心与中心员工共同参加讨论,极大地调动了青年人才的创造性。1992 年,国家研制“曙光1号”高性能计算机,智能中心选派了5位青年科研人员到美国硅谷对该机进行封闭式开发。1993年3月,智能中心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基于微处理芯片的对称式多处理机系统——“曙光1号”。参与研发的青年科学家因此锻炼成长为中国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骨干。
“863”计划第一届专家委员会70名委员中,40岁及以下的委员仅有1位,1994年1200个课题的负责人平均年龄为52.5岁,大于50岁的占70.3%。“十五”期间,参加“863”计划的科技人员前后达到约10万人,共有21位“863”专家当选为院士,培养研究生5万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万余名,课题负责人中45岁以下的青年专家达到55%以上。“十一五”期间,“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中45岁以下的委员达到94人,占总人数的60%,课题负责人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超过50%。上百名“863”计划专家当选为院士。
“863”计划有效带动了我国高技术研究领域由点到面、由跟随到创新发展的转变,具有开拓、开创性作用。从载人航天的神舟飞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深海机器人,到群众吃到的超级杂交水稻、便捷出行的高速列车和节能环保汽车;从高性能计算机、下一代移动通讯,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这些关系国计民生、在当下足以代表中国高科技水平、提振国人民族自豪感的科技成就,共同的起点就是“863计划”。而在中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中,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高技术研发团队也逐渐涌现。
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尽管按照新时代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包括“863”计划在内的诸多国家科技计划,但“863”计划以科技人员为中心、坚持在科技实践中培育人才理念,依然能给我们不少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