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协会
党史学习
我的位置:主页 > 政策新闻 > 党史学习 >
【青岛掌故】北阡遗址与北辛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29 10:24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青岛掌故】北阡遗址与北辛文化

 
      北阡遗址北辛文化距今约7000年。北阡遗址位于即墨金口北阡村北约50米的坡地上,南北最长处为27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4万余平方米。遗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北靠玉皇山,远处与莱阳相望;南依凤凰山,东面不远处即为丁字湾。遗址中心部分为一高台地,地势明显高出四周,最高处海拔近10米,地表形态为北高南低,中部高四周低,形成一个平缓的土丘隆起形状。1979年文物部门普查时发现,这一带地表新石器时代遗物丰富,村民经常在此处发现陶片、鼎、鬶支脚、红烧土块及石磨棒、石斧等物品,表明该处地下为丰富的古遗址,因此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典型的贝丘遗址,并公布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考古发现该遗址为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遗存迭压,大汶口文化层之下即为北辛文化,证明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紧密的传承关系。遗址主要有灰坑、柱坑以及柱洞等,遗物多为陶片和石器残块,可复原器物较少。陶片有夹砂、夹云母和泥质陶,陶色以红褐为主,器表以素面为多,纹饰有附加堆纹和乳丁纹等,器形有鼎、钵、罐等。遗址还包含有丰富的贝壳遗存。表明北辛文化时期,骨器、石器等用具使用较多,鼎、钵、罐等陶器使用比较普遍。北辛时期以农业为主,所出土陶器工艺较为原始,陶质也比较落后,大多采取夹砂陶和泥质陶来制作,很可能是就地取材烧制。纹饰以素面为主,但也有附加堆纹、乳丁纹等纹饰。陶器制作表明,北辛时期已有原始手工业基础,人们已经学会和掌握制作陶器技术,能够利用当地土质资源,制作有附加堆纹饰和乳丁纹的鼎、钵、罐等陶器。
北阡北辛文化遗址中,不但出土有人类早期的石器、陶器等器物,还发现大量各种软体类贝壳。可以看出,北辛时期原始先民最早是逐海而居,主要依靠从大海中获取贝类和鱼类等海鲜食品,满足生存需要。远古海滩的贝类、小海货应当十分丰富,同时遗址中也发现不少硕大的贝壳,因此海上捕捞、海边拾取贝类,应是远古先民主要生存方式之一。
远古时期即墨金口一带,海水面积辽阔,丁字湾还是一片丰富的水域。先民既要靠海而居,又必须避开风暴潮影响,因此选择较高的位置居住。北阡遗址距海面地势较高,周边又有丰富滩涂,而且还发现有柱坑、柱洞等建筑遗迹,说明早在北辛文化时期,先民已经选择这里作为居住区,还通过挖柱坑、柱洞等方式加固房屋,满足居住需求。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这里的先民依靠勤劳智慧,搭建起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屋,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
 
      北辛文化是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它的发现,将青岛地区古文明又向前推进1000余年。北阡遗址北辛文化及早期大汶口文化遗存,充分展示了远古青岛地区先民获取食物资源的生活图景,除农耕狩猎养殖外,还包括赶海拾贝、海上捕鱼等活动,可见当时近海采集与海上捕捞,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充分表明北辛文化时期先民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无疑深刻影响着先民生活习俗和文化观念。这足以说明,在北辛文化时期,青岛地域海洋文化已现雏形,为青岛后来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