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协会
政策解读
我的位置:主页 > 政策新闻 > 政策解读 >
让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2-03-01 10:34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让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

编者按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高校承担着重要责任。作为人才培养、使用的重要载体,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正确处理引才育才、领军人才与群体人才、内生驱动与外生驱动之间的关系,为建设创新强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并专门对我国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当前高校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高校要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战略意义,始终把人才作为兴校强校之本,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等重大部署,让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
 
 
育引并举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对于高校而言,需要把握好“育”与“引”的关系,并最终达到用好人才的目的。
 
突出“育”的核心,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高校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和自觉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具体而言,一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加强政治引领,鼓励和引导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和民族赋予的使命责任。二是要积极搭建人才发展体系,靶向施策、定向培养,建立健全校级人才培育平台,对接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完善人才支持政策,创新人才培育方式。三是要抓好校地、校企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实行人才“双聘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研同产业的无缝对接。
 
提升“引”的成效,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目前我国已逐渐从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主要的人才回流国。当前,高校应把握时代机遇,抓住眼下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一方面加大力度吸引人才,面向全球延揽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归国人才作用,“以才引才”,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构建起立体化的人才聚集网络。
 
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人才的引进,最关键的还是要落脚在各类人才的有效使用上,最终是要真正实现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等提供人才支撑。海外引进人才得天独厚地获取了前沿的国际视野,而我国本土培养人才则有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天然优势,两类人才的使用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应有所偏废。高校对待不同人才应有不同政策,既不能都用一把尺子衡量,也不能求全责备、急功近利,要建立起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点面结合 科学搭建人才“金字塔”
 
为建设创新高地提供人才支撑,既需要人才高峰,也需要有人才高原,人才队伍结构关乎其协调运行乃至发展势能。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既要抓好领军人才引育,又要储备数量充足的后备人才。
 
精构“塔尖”,支持领军人才挂帅出征。高校要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立足学科、平台建设需求,花大力气建设领军人才队伍。我国高校在引进和培育顶尖科学家、学术大家时,要敢于出新招、亮实招,积极构建领军人才发挥作用的创新平台,为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做好人才工作保障。如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岗位职称、待遇奖励等方面实行“一人一策”,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等等。
 
筑强“塔基”,确保后备人才竞相涌现。人才的金字塔要想稳固,就需要一批素质优良、后劲充足的人才后备力量稳住塔基。首先,高校要坚持长远眼光、发展视角,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人才队伍的成长梯队。其次,要全力支持各类领军人才的团队建设,这是培育后备人才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各项事业发展的舞台上,领军人才不是“独舞者”,而是“领舞者”,能与其同频共舞的“伴舞者”,不仅能为“舞曲”的演绎提供强力支撑,而且终将成长为一支新舞曲的“领舞者”。此外,高校应在博士后招收培养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助力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高校需要高度关注人才金字塔的结构重心——青年人才。要积极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英才,要破除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在学科、平台建设中支持、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建立健全针对青年人才的普惠性支持举措,把政策重心向青年人才倾斜。
 
 
内外共促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高校是人才发展的重要主体,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接住和用好用人自主权,“内生驱动”与“外在助推”结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实现“内生驱动”,激发创新活力。良好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可以激发人才内在创新活力。高校要以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树立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评价导向,激发人才内在创新意愿。同时优化薪酬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绩效分配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探索实施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树立创新人才典型,宣传和奖励善于创新的人才,让他们名利双收,有真实的“获得感”。
 
做好“外在助推”,厚植发展沃土。要加强对人才开展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其创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建立人才服务的常态化沟通渠道,持续落实校领导联系人才制度;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捷、暖心的个性化服务;积极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对接,做好各类人才工作、生活保障等。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紧盯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及时对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做好新时代学校人才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高校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务实的举措和更有效的工作,让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努力汇聚更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加快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