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协会
行业管理
我的位置:主页 > 政策新闻 > 行业管理 >
【齐鲁扫描】海纳百川英才聚 登高望远拓新篇——新时代泰安人才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2-04-14 10:00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齐鲁扫描】海纳百川英才聚 登高望远拓新篇——新时代泰安人才工作综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战略资源,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
发展的泰安,求贤若渴;包容的泰安,海纳百川。
近年来,全市人才工作紧紧围绕服务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产业发展,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引育、平台创建、校地合作、人才服务、环境打造等为重点,大力集聚高端人才、高位平台、高新技术、高创项目,人才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为泰安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
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关键要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
近年来,市委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持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出台《泰安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对人才事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推出人才政策“金十条”和47个配套细则,市本级兑现各类奖励补助资金2亿元,政策集聚效应集中释放、持续焕发。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市坚持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组织实施党委书记项目、成员单位重点项目,推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压紧压实党管人才主体责任,在全市形成了大抓人才工作的鲜明导向。
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持续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把关和督促指导,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积极作为,人才工作整体合力进一步提升。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全市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提升,累计引进“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60余人,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20余人、外国专家120余人,市级人才工程人选达到1350人,高技能人才18.2万人。
推动创新举措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放大人才集聚效应,离不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为进一步拓宽引才视野和渠道,我市实施“十百千”人才队伍“促引培优”行动、泰山英才“2159”计划、“双‘十百千’”英才汇聚行动,连续举办三届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征集创业项目1920余个,评出获奖人选85人,落地创业项目51个,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青年人才是时代主力军。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实施“海纳英才计划”“广纳英才计划”“青年人才优选计划”,去年以来,通过组织线上招聘会、“名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33人,博士84人,硕士1732人。
着眼解决企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我市创新实施“泰汶专才”计划,构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闭环式“全链条”技能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推动建设国家、省级和市级实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7处,创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8家、“泰安市技师工作站” 61家,新认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113家、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人才1.8万人,泰山职业学院、泰山护理学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等3所职业学院,入选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
人才项目在“人才飞地”研发孵化,成果在泰安生产转化。我市创新探索“人才飞地”柔性引才模式,出台市域外创新创业平台评估认定扶持《实施细则》,支持重点企业到市外、省外和海外布局建设离岸创新基地、离岸研发中心、市域外孵化器,加快布局建设“人才飞地”,就地用好高端人才智力。全市已认定市级“人才飞地”16家,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京、苏州、上海、天津、无锡、南京等地,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88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层次人才101名,“人才飞地”转化科研成果项目实现经济效益达27365.88万元,对其中9家成效较好的飞地企业,发放扶持资金360万元。
创新不问出身,谁能干谁来揭榜。“揭榜挂帅”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需求,我市评选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37个,财政支持经费3780万元,项目总经费达7.13亿元,对项目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遴选认定10名“泰山特聘专家”。
聚焦平台建设
 
激活创新创业“动力源”
 
天下英才,逐大势而动,择热土而栖。
为了让各类人才在泰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市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承载力。
种好梧桐树,方能吸引金凤凰。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人才平台建设跃升计划,推进“双50强”企业“一企一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平台载体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以上平台载体424家,其中国家级46家。
2020年,成功争创“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成为全省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这个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心落户泰安,填补了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的空白,在带动山东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全力支持“国创中心”建设,我市整合各方力量、集聚优势资源,制定支持“国创中心”人才团队建设的8条措施,着力打造国家先进印染技术领域人才特区。建立支持“国创中心”人才团队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为“国创中心”引进的俞建勇、单忠德、彭孝军三支院士团队,给予3000万元资金扶持。支持“国创中心”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及技术专家12人,引进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华大学等纺织印染知名高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10人。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开展“工业压电喷墨打印头”等10余项重大研发项目。
围绕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城市综合体,我市聚力打造“泰山智慧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力资源服务等4个产业园区12万平米的物理空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步引进人才、落地项目,目前已引进奥科辰生物、抗炎(抗癌)药物创新工程中心等87个项目入驻,引进高层次人才49人,入驻企业51家。“泰山智慧谷”成功获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为全国两家之一;入选首批“山东省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首批“山东省省级品牌科技孵化器”;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校地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提升校地合作水平,我市建立校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探索有效机制,搭建共赢合作平台,细化合作内容和方式,推动校地联合科研攻关、平台载体共建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全市高校优势资源得到充分释放。
优化服务环境
 
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
 
留不留得住,关键看服务。我市围绕提高人才服务水平,紧密对接人才需求,进一步健全优质高效人才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让人才切身感受到了温馨贴心的服务、宾至如归的温暖。
推进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建立人才服务联盟,制定高层次人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不断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发放“泰山人才金卡”316个、《泰安市高层次人才证书》2233张,配备服务专员,落实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服务事项。
服务好不好,关键看实效。我市打造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涵养力,推行人才政策“无形认证”机制,打造“人才金政服务平台”,对接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社保卡管理系统、单位端服务系统,通过调取社保卡卡号,自动比对学历、社保、住房等相关条件,进行业务数据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取符合大学生租房和生活补贴、高学历青年人才购房补助等补贴发放的人员数据,符合条件的人员直接发放相应的人才补贴,做到人才补贴应享尽享、应发尽发。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如何破解?我市强化人才金融扶持,对“人才贷”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出台《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全市“人才贷”贷款余额1.79亿元,助力24家人才企业在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安居才能乐业。我市深化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出台《泰安市人才保障住房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人才保障住房建设,筹建和新建房源5100余套,努力营造人才在泰安安心生活、舒心创业的宜居宜业环境。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全市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为泰安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